收藏
回答

公众号一点推荐流量都没有,对照了运营规范不明白哪里有违规?

长期更新的保险赛道的公众号,现在推荐基本没有流量,对照了运营规范不明白哪里有违规,请教了专业人士,说是保险赛道比较敏感,属于账号问题。

但是看了很多同行的账号,也是保险赛道,同样也有不少推荐,平时自己也能刷到。

请教一下大神,这个属于什么情况,又该怎么调整?

账号名字:豆沙保

微信号:doushabao62

回答关注问题邀请回答
收藏

2 个回答

  • 高山
    高山
    06-23

    针对保险赛道公众号流量低迷的问题,结合行业特性和平台规则,可从以下六个维度系统性调整:


    一、账号健康深度排查

    1. 历史违规记录核查
    2. 通过公众号后台「安全中心 - 违规记录」逐项核对,重点关注被屏蔽的文章、限流记录或处罚通知。即使历史违规已整改,系统仍可能对账号权重产生长期影响。例如某保险公众号因三年前一篇夸大收益的文章被限流,虽已删除但账号推荐量持续低迷

    二、内容策略迭代升级

    1. 选题规划三原则

    • 政策关联性:紧跟银保监会新规(如个人养老金制度、惠民保政策)进行解读,参考 “深蓝保” 对增额终身寿停售事件的系列分析,单篇阅读量超 4 万

    直播常态化:每周 1 次主题直播(如 “保险理赔实操指南”),结合企业微信社群进行预告和回放沉淀,参考 “多保鱼保险” 抖音直播转化路径

    三、账号权重提升策略

    1. 基础权重优化
    • 完成企业认证:通过微信认证(300 元 / 年)可获得搜索排名加权,认证账号平均阅读量比未认证账号高 40%

    四、私域流量沉淀与激活

    1. 企业微信深度运营

    • 自动标签系统:根据用户阅读偏好(如重疾险、医疗险)、资产状况(如家庭年收入)等设置动态标签
    • 1V1 专属服务:为高净值用户提供 “保单托管” 服务,定期生成保障缺口分析报告
    • 社群分层运营:基础群:提供保险知识科普和日常答疑
    • 高价值群:开展 “家庭财务规划” 系列课程,定向转化年金险客户

    五、平台规则适配与合作

    1. 算法机制研究
    • 关键词布局:在标题、首段、文末合理嵌入 “保险”“保障”“理赔” 等核心关键词,参考 “深蓝保” 文章《重磅!高收益的增额终身寿,将大规模停售》的关键词密度优化策
    1. 对接权威机构:引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、银保监会消保局等官方内容,增强账号公信力


    六、数据驱动的迭代优化


    1. 核心指标监控

    • 流量指标:阅读量、分享率、新关注用户数
    • 互动指标:评论数、在看数、留言率
    • 转化指标:点击 “阅读原文” 进入小程序的比例、咨询量、投保转化率
    • 健康指标:违规记录数、投诉率、取关率


    执行保障与风险控制

    1. 团队能力建设

    • 合规培训:每月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保险营销合规培训,重点学习《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》
    • 技能提升:组织新媒体运营、数据分析、视频制作等专项培训,提升团队综合能力
    • 考核机制:将内容合规性、用户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,占比不低于 40%

    总结

    保险公众号的流量破局需要从合规性、专业性、用户价值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性改革:

    • 短期:通过账号健康检查、隐性风险排查和内容优化快速恢复基础权重
    • 中期:构建私域流量池,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用户粘性和转化效率
    • 长期:打造专业品牌 IP,整合行业资源,形成可持续的内容生态体系


    同时,需密切关注监管动态和平台规则变化,及时调整策略。例如 2024 年银保监会《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》修订后,及时更新内容审核标准和产品推荐逻辑。只有将合规经营与用户价值创造深度结合,才能在保险自媒体的红海竞争中实现持续增长。。

    隐性合规风险扫描

    使用专业敏感词检测工具(如观安信息文本检测系统)对历史内容进行全面筛查,重点排查以下风险点:

    • 暗示性承诺:如 “稳赚不赔”“保本保息” 等金融敏感词
    • 疾病描述偏差:如 “甲状腺结节无需告知” 等健康告知误导
    • 政策解读错误:如对税优健康险的抵扣规则表述不准确
    • 营销话术越界:如 “最后 3 天”“全国疯抢” 等饥饿营销词汇

    主体资质验证

    确认公众号主体是否具备保险中介资质,避免因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」被平台限制。例如某公众号因未取得保险经纪牌照导流至第三方平台,被多地保监局联合排查

    场景实用性:围绕用户生命周期设计内容,如《30 岁职场女性保险配置清单》《二阳后如何投保医疗险》

    数据可视化:制作保险产品对比图、理赔流程图等工具化内容,参考 “奶爸保选险” 的重疾险条款拆解表格,互动率提升 30%

    内容形式创新组合

    • 图文 + 视频双轨制:图文深度解析条款,视频(1-3 分钟)呈现案例。例如 “腾讯微保” 将《阳了之后,这 8 件事千万要注意》图文内容制作成动画视频,阅读量突破 10 万 +

    工具化内容开发:上线 “保费试算器”“保单诊断工具” 等小程序插件,增强用户使用粘性

    合规化表达升级

    • 风险提示前置:在文章开头标注 “本文不构成投保建议,具体以保险合同为准”
    • 数据来源标注:引用银保监会数据、行业报告时注明出处
    • 产品测评标准化:采用 “保障范围 - 费率 - 理赔案例 - 适用人群” 四维度分析框架,避免主观臆断

    完善账号信息:在简介中明确标注 “持有保险经纪牌照”“银保监会备案机构” 等资质信息

    绑定视频号:实现公众号与视频号内容同步分发,共享流量池资源

    互动指标提升

    • 设计互动话题:每周发布 1 篇 “保险知识问答”,答对用户可参与抽奖(如健康体检卡)
    • 评论区运营:安排专人回复用户提问,重点回复高赞评论,提升内容互动率
    • 朋友圈裂变:推出 “转发文章至朋友圈集赞 20 个,领取《家庭保险规划手册》” 活动,单次活动可新增粉丝 500+

    内容质量持续监控

    • 建立内容评分体系:从专业性(40%)、可读性(30%)、实用性(30%)三个维度对文章进行打分,低于 70 分的内容不予发布
    • 引入外部审核:邀请律师、精算师对产品测评类文章进行合规性审核,避免条款解读错误

    用户生命周期管理

    • 新关注用户:推送《保险配置新手礼包》(含投保指南、风险测评工具)
    • 沉默用户:通过 “保单周年日提醒”“健康问卷调研” 等场景唤醒
    • 退保用户:发送《退保风险告知书》并提供替代方案建议,降低流失率

    活动驱动增长

    • 签到打卡:连续签到 7 天可兑换 “意外险免费体验券”
    • 老带新激励:成功推荐 1 位好友关注公众号,双方各获得 50 元保费抵扣券
    • 热点事件营销:如结合 “医保个人账户改革” 推出《你的医保账户变了吗?》专题活动,实现单日涨粉 2000+

    发布时间测试:通过 A/B 测试确定最佳推送时间,保险类内容通常在工作日 19:00-21:00 打开率最高

    内容标签设置:在公众号后台为每篇文章添加 “保险科普”“产品测评”“政策解读” 等标签,提升推荐精准度

    平台合作资源获取

    • 申请微信保险行业白名单:通过微信广告服务商提交申请,可获得更高的内容推荐权重和广告投放额度
    • 参与平台活动:如微信支付 “保险金选日”、视频号 “健康守护计划”,获取流量扶持和曝光资源

    接入官方工具:开通 “微信客服” 功能,用户可直接在公众号内发起咨询,提升服务响应速度

    行业资源整合

    • 与保险公司合作:联合推出 “独家定制产品”,如 “微保” 与泰康合作的 “微医保・长期医疗险”,通过专属权益提升用户转化率

    数据分析与应用

    • 建立数据看板:使用 Google Analytics 或微信后台数据中心,实时监控关键指标变化
    • 内容复盘机制:每周召开内容分析会,重点分析以下维度:爆款文章共性:如标题结构、内容深度、发布时间
    • 低质内容特征:如阅读量低于 500 的文章共性问题
    • 用户行为路径:从阅读到咨询再到投保的转化漏斗分析

    • 动态策略调整:根据数据反馈,每月调整内容选题比例(如增加健康险内容占比)、优化发布时间组合

    竞品对标分析

    • 头部账号追踪:定期分析 “深蓝保”“奶爸保选险” 等头部账号的内容策略、互动活动和转化路径
    • 差异化定位:找到市场空白点,如专注于 “高净值家庭保险规划” 或 “互联网保险理赔维权”
    • 快速学习机制:对竞品的爆款内容进行二次创作,结合自身特色优化升级

    风险防控体系

    • 内容审核双签制:所有文章需经运营负责人和合规专员双重审核
    • 舆情监测机制:使用识微科技等舆情监测工具,实时监控网络上关于账号的负面信息
    • 应急预案:制定《重大舆情处置预案》,明确危机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

    长期价值构建

    • 品牌人格化:塑造 “专业、客观、有温度” 的账号人设,通过创始人 IP 打造(如 “明亚保险经纪” 的专业顾问形象)增强用户信任

    知识体系化:建立保险知识库,按险种、人群、场景进行分类,形成系统化的内容矩阵

    生态布局:逐步拓展至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,构建 “公众号 + 视频号 + 社群” 的立体化内容生态

    06-23
    有用 1
    回复 1
    • 伟豪
      伟豪
      06-23
      感谢回复
      06-23
      回复
  • CRMEB
    CRMEB
    06-23

    主要还是根据文章的优质情况推荐的

    06-23
    有用
    回复 2
    • 伟豪
      伟豪
      06-23
      这肯定嘛,以前同类内容也会有不少推荐,现在是真的基本没有
      06-23
      回复
    • CRMEB
      CRMEB
      06-23回复伟豪
      跟内容还是有很大的关系
      06-23
      回复
登录 后发表内容